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十一) 出殯殯儀館是現代人熟悉的名,但只算殯葬設施的五分之一,此外還包括公墓、禮廳及靈堂、火化場、骨灰骸存放設施等四者。 2019-09-16 1293 讀書分享 , 出殯 , 殯葬 , 殯葬史 , 喪禮怎麼辦 ,
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十) 入殮殯葬行為是喪葬文化的具體表現,傳統農業社會裏屬於喪親家屬及鄰里居民互助的活動,及至工商業社會城市興起才逐漸形成為行業。已成民生必需之行業,民眾治喪即使在家自行辦理,也需要委請業者協助完成,殯葬行為之管理遂與行業息息相關。不... 2019-09-16 950 讀書分享 , 殯葬 , 殯葬史 , 入殮 , 喪禮怎麼辦 ,
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七) 佛教:喪禮是生死文化的體現,不同民族文化的生死觀形塑成各式各樣的禮俗活動。台灣人表現出漢民族的主流文化,其中的生死觀包含儒道佛三大系統,過去就傳統習俗而言為宗教儀式,今後殯葬改革應逐漸將之淡化轉型生死信念。生死之問有三:我從那裏來?我... 2019-09-01 883 讀書分享 , 殯葬 , 殯葬史 , 佛教 , 道教 , 儒教 , 喪禮怎麼辦 ,
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六) 道教:台灣兩千三佰多萬人口,其中原住民加新移民約一枴,其餘無論是閩南、周家外省族裔,率皆歸為漢民族。漢人是全球最大單一民族,總數超遇十億。其以中國第一個長治久安的朝代帝國”漢”為名非偶然,而是反映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019-08-31 928 讀書分享 , 殯葬 , 殯葬史 , 道教 , 喪禮怎麼辦 ,
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五) 儒教:華人一向重視孝道,自古至今依舊,這無疑是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兩岸皆然。孝道看重養生送死、生養死葬,喪禮怎麼辦此乃為人子女者的責任。當孝道體現為禮數時,很自然在形式上走向久喪厚葬,以符合慎終遠的要求。像孔子堅持需守喪三年,以回報父母哺育之 2019-08-30 1565 讀書分享 , 殯葬 , 殯葬史 , 佛教 , 道教 , 民俗信仰 , 儒教 , 喪禮怎麼辦 ,
讀書分享:台灣殯葬史(四) 台灣的殯葬活動,雖說時代已進入二十一世紀,但是台灣人對於喪葬習俗的傳統想法與作法卻隨處可見,其內容不外乎儒道佛三思想的融滲及混雜。不少歷史的足跡如今依稀得見,可就近觀察並予以闡述。【e花苑】2010年上映的台電影”父... 2019-08-29 964 讀書分享 , 殯葬 , 殯葬史 , 佛教 , 道教 , 儒教 , 喪禮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