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為證;不再雞同鴨講
- 2019-04-17
- 1155
林老先生因自身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必須按時服用超過8種以上的藥物,由於每種藥的服用頻率不同,常常一不注意就錯過用藥時間;「按時服藥」對他來講是個傷腦筋的麻煩事。但現在醫院主動在藥袋上以放大的公雞、太陽、月亮與床鋪等圖案,標明早、中、晚與睡前服用等資訊,一目了然,實在太便利了,醫院更將藥品拍照建檔,只要用手機掃描QR Code,就有藥師親自針對該項藥物的用藥說明,林老先生再也不怕吃錯藥。
現在更有醫學中心引進擬人化機器人,協助就醫及衛教服務,來院就醫的民眾與機器人的互動簡單完成就診流程,或了解用藥及各項健康諮詢,有些醫院透過機器人在候診區帶動運動,別小看機器人的威力,這種訊息單一、生動有趣的帶領,往往提升了病人學習意願,且因為重複學習,進而增加病人採行正確的健康行為。台中榮民總醫院的糖尿病門診專區前,每天都有就醫民眾來跟機器人學機器舞,讓醫院實踐了健康促進的服務目的。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