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月份 、『月令 』
- 2019-03-05
- 3045
12月份農曆-月令
一月-端月
含立春、雨水兩個節氣,和春節一個節日。立春和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前兩個節氣;而春節則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二月-花月
在古代,將二月二日定為「花朝」,又名「撲蝶節」,熱烈慶祝「百花生日」
三月-桐月
三月最重要的民間活動,為清明節掃墓,為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也習慣利用清明節郊外踏青,還穿特製的「踏青鞋」,在臺灣民間有謂「三月瘋媽祖」,由此可見慶祝媽祖誕辰的熱鬧情況。
四月-梅月
古代,立夏是頗為重要之節氣。皇帝皆會率領百官行「迎夏之禮」;民間則有吃「七家粥」、「七家茶」、「嚐三新」等民俗活動。四月還有「浴佛節」及「王船祭」等重要民俗活動。
五月-蒲月
時值仲夏,因天氣漸炎熱而衛生環境差,易滋生傳染病,因此俗稱「毒月」或「惡月」!民間有許多禁忌。如忌蓋房屋、兒童禁止剃頭;為息災祈福,應持齋放生等。端午節中國人一年三大節之一。民間習慣插艾蒲、喝雄黃酒、掛香包、吃粽子、舉行龍舟競賽等。臺灣民間信仰中,五月有霞海城隍爺誕辰、關帝爺誕辰等祭祀活動。
六月-伏月
古代中國有避暑習俗,謂六月為「三伏之節」,伏者隱伏而避夏也。
七月-荔月、瓜月
因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少女流行在月夜下向織女乞巧,盼自已能有一雙靈巧的織手。乞巧方式有穿針乞巧、浮針乞巧、蛛網乞巧、種生乞巧等。而流傳多年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其起源及演變,而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渡,放水燈、搶孤等儀式,在臺灣則是相當熱鬧的民俗活動。
八月-桂月
中秋節是八月最重要節日。
九月-菊月
寒露霜降漸漸讓氣溫變得更清涼,菊花也在此時,有了不同的面貌。九月重陽節,帶來秋高氣爽的訊息,也提醒著大家,即將要揭開寒冬的序幕。
十月-陽月
又稱小陽春,是芙蓉花開的季節。
十一月-葭月
葭月內最重要節氣為冬至。古時有謂「冬至大如年」,現在多只是吃圓仔湯應景。
十二月-臘月
「臘」在遠古指「冬季的祭神敬祖」,因在十二月行,故稱之。臘月為中國人最忙的一個月。除吃臘八粥、過臘八節外,還要準備大掃除、辦年貨、送灶神等活動。
來源-公共電視https://library.nptu.edu.tw/search/av/b98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