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
- 2019-03-05
- 1173
春節氣氛以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這段期間最為濃厚,民間俗稱「過年」,含有辭舊迎新之意,被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從春節前夕到農曆大年初五之間,民間遵行多項習俗。
在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開始「掃塵」,此意味著將晦氣惡運掃除出門,有破舊立新之意;掃塵後緊接著準備做年糕(年糕含有「步步高升」之意),農曆12月倒數第2日即「小年夜」當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藉以敬神祈福,有吉祥討喜之意。
農曆12月最後1日除夕夜闔家會一起「圍爐」吃年夜飯,有幾樣菜是必吃的,如「長年菜」代表長壽、「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代表年年有餘、「鳳梨」代表好運旺來、「元宵」則有財源廣進的意義。
在吃完年夜飯後,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袋(即壓歲錢),有互討吉利、祈求平安的意思。「守歲」在民間含有祈求父母長壽之意,通常從家人齊聚吃年夜飯開始,直至午夜12點一到,紛紛燃放鞭炮歡慶新年到來,含有對過去一年的感懷及對未來一年新的期望。除此之外,春節的習俗還包括大年初一拜年、初二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初四接財神、初五開市、初九拜天公(玉皇大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