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喪禮觀念 ......原因為人口結構的改變,人民素質提升,政府政策有關,大多數的喪家治喪期間在7~14天,大多數的家庭不會選擇在家豎靈,原因與住宅及小家庭的關係有關,大多的殯葬活動都集中在殯儀館裡面或者在殯儀館外的私人會館完成。 參加告別奠禮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少(家族成員愈來愈少,跟少子化有關),導致現在...... 2019-03-21 1196 禮儀師 , 禮儀公司 , 喪禮怎麼辦 , 葬儀社 , 喪禮前準備事項 ,
非洲迦納人喪禮與台灣的喪禮有什麼不一樣? ......禮的看法與死亡觀。 非洲的喪禮怎麼辦最近翻文章翻到一個很有趣的報導,那就是關於非洲的喪禮,他們將傳統殯葬的流程與創意結合,更讓喪禮上多了一絲歡樂,也打破了傳統殯葬苦悶悲傷的氛圍,簡單來說發想人將原本悲傷的送行儀式轉變成了新的歡送儀式,令人大開眼界,而...... 2019-03-21 3930 喪禮 , 葬法 , 收費 , 喪禮怎麼辦 ,
殯葬從業人員何種最辛苦 在殯葬的產業裡,最辛苦的是禮儀師,從人往生後到整個告別奠禮結束後,都是需要禮儀師來規劃所有的事情,禮儀師需要不畏風雨以及白天黑夜第一時間就趕到現場,不管...... 2019-03-20 2181 殯葬業 , 殯葬人員 , 職業屬性 , 辛勞 , 吃苦 ,
告別殯葬舊時代,迎接殯葬E世代 在早期傳統葬儀社,沒有所謂的治喪協調,大多數都是用口頭述說,家屬也無法得知這場告別式一場半下來需要花上多少的費用,在那個時代裡葬儀社說什麼,家屬就照著做甚麼,沒有什麼意見,因時代的慢慢變遷,科技越來越進步到現在已經會有所謂的諮商協調,家屬的 2019-03-19 997 喪禮 , 喪禮數位化 , 新殯葬觀念 , 現代化殯葬觀念 , 殯葬改革 , 台灣殯葬改革 ,
轉型中的喪禮(八) 時間有愈來愈短的趨勢,傳統的喪禮因為有許多儀軌要做,所以時間太短是做不起來,但是現在的喪禮,大多在10~20天左右,(基督天主教可以更短),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喪禮的內容就要縮減,又因場地的限制,每天的喪禮相關活動時間也大大 2019-03-18 1232 殯葬產業轉型 , 殯葬轉型 , 殯葬流程轉型 ,
轉型中的喪禮(七) 以前常聽見父母有所謂白帖的互助文化,現在的人為了不要往後的麻煩,很多人選擇將這種文化到此為止,所以喪禮中愈來愈多人不收白包,並且以不麻煩別人為主,一切從簡自已處理,也因這種不麻煩人的風氣愈來愈盛行,甚至有人已逝世多年,他的一些 2019-03-18 1830 葬法 , 殯葬產業轉型 , 殯葬轉型 , 殯葬流程轉型 ,
轉型中的喪禮(六) 台灣是多宗教的國家,有許多的家庭是不只一個宗教信仰,所以喪禮的儀式並非是單一的宗教樣態,愈來愈多人採取較為中性的宗教做法,也就是說不是只用宗教為喪禮主體做為治喪的選項,家屬會以尊重個人的宗教為前題,也就是採以包容與不相互衝突為 2019-03-18 1153 殯葬產業轉型 , 殯葬轉型 , 殯葬流程轉型 ,
轉型中的喪禮(五) 從前辦喪禮時靈堂都會放在家中,靈堂的所在地就是治喪活動最主要的地點,但現今大多為高樓大廈及社區公寓,許多人又是小家庭,地方小,人員也少,設靈在家會有許多限制,就先說靈堂設完的後續該做的事,如拜飯早上要幾點拜下午要幾點拜,要拜 2019-03-18 1792 殯葬產業轉型 , 殯葬轉型 , 殯葬流程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