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樹葬、花葬更環保「肥料葬」遺體當肥料回歸自然
- 2019-09-19
- 2431
致力環保議題的美國華盛頓州長簽署法案,正式將人類遺體堆肥合法,成為全美首例。這種殯葬方式比土葬與火葬所釋放的碳排放量少。
這項法案將於明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屆時華盛頓州居民將可選擇將自己的身體,轉化成適用於園藝的肥料,於死後回歸大地。這個過程稱為重組。
推動這項法案的說客絲蓓(Katrina Spade),是一間總部設於西雅圖、第一家提供人類遺體堆肥服務的公司「重組」(Recompose)創辦人。
絲蓓指出,除了傳統殯葬業提供的火葬與土葬,她開始研究打造較為環保的「第3種選擇」,大大降低碳排放量和減少土地的使用。這將可能與總產值達200億美元的全美殯葬業者有所競爭。
她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共同合作,透過捐贈的大體進行臨床實驗。他們將遺體放在裝有苜蓿、木屑和稻草的鋼製容器內,封閉30天。遺體在30天內被微生物自然分解,最後轉化成乾燥、蓬鬆且富有養分的肥料,類似在苗圃店面購買的堆肥,適合種植蔬菜。
臺灣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環保樹葬、植葬,但卻出現骨灰結塊不化情形。骨灰的成份為磷酸鈣、碳及其他金屬元素,而如果埋入土中,遇水也會形成硬塊。目前樹(植)葬的葬區規劃與骨灰埋藏方式有許多可以檢討與改進的地方,建議主管機關應該盡速進行科學性的實驗,確實掌握骨灰分解的環境與速度,以確定骨灰在一定期限內能有效分解於土壤,並且不會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和影響。或許「肥料葬」可以真正落實綠色殯葬,解決現有環境汙染及土地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