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ygotsky (李夫˙維高斯基 蘇聯心理學家) 的社會文化理論
- 2019-04-15
- 5611
從社會文化歷史觀點,強調社會文化、內化與語言的使用對建構知識以及高層心理功能發展的重要性。
要點概念:
(一)人類心智功能的特徵:心智功能分為低層次心智功能及高層次心智功能,前者為人類與動物共有的,不受社會文化影響,如感覺、反應式專注、聯想式記憶等;後者則是人類獨有的功能,其呈現出有意義的、經過仲介的和內化的行為,如集中的注意力、有意義的記憶與邏輯思考等。影響高層次心智功能發展的因素,包含著低層次的心智功能、語言環境(聽、說、讀、寫的機會)或社會情境(學校教育、學生成長的文化、學校文化等)。
(二)社會環境是影響認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1.人際互動:指成人與兒童在活動中的立即性互動,心智發展是社會互動與人際分享的過程。
2.結構制度層次:家庭和學校。
3.社會文化層次:此層次涵蓋全社會的種種特徵,如:語言、數字系統和科技的使用,且過去的文化歷史影響後代的思考方式。
(三)認知的主要內涵~概念的發展
Vygotsky(李夫˙維高斯基 蘇聯心理學家) 認為「概念」有兩類:
1.科學概念:學校教育中所學得的科學知識。
2.自發概念或日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