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七
- 2019-02-28
- 2196
對於佛教而言,人死後離魂被稱為”中陰身”,而相傳中陰身的壽命只有七天,因為中陰身過了七天就會消滅;但若是投生到下一生的因緣尚未具足時,中陰身就會死而復生,繼續等待投生的因緣。中陰身在下一生的投生機緣尚未成熟時,會四處尋找有緣的父母,以做為託生的憑藉。若沒有適當的因緣,便會經歷數次的生死,每七日為一期,七次為限,總共七七四十九天為極限,四十九天內一定會被業力牽引而投生,不能逗留。
作七是為了鬼道眾生而作,鬼道是因貪惡業而生,故鬼道多貧苦飢餓,人間子孫若積福迴向,則可使鬼道眾生稍得福報,飽餐幾頓,暫免飢餓之苦。地府神職乃是由有善業的鬼道眾生,不受飢餓之苦,但還是有其他方面苦厄,善惡業是不能相抵的,都必須受報,因此雖有善業,但還是要轉世為鬼道眾生,直到惡業盡。若轉世為其餘五道,無法收受作七積福,不過積福本身也是為自己積福。輪迴轉世是由業力所決定,其為天地大道自發而成,公正無私,非一人所能執掌。
死者逝世後,每七天為一次祭拜的重要日期,負責祭拜者的身分也不同,共有七個七要做,分別是「頭七」,由兒子負責準備祭品;「二七」由媳婦負責;「三七」由出嫁的女兒負責;「四七」由女婿負責;「五七」由出由內孫子孫女負責;「六七」由外孫外孫女負責;「七七」或稱「滿七」由兒子負責;但客家人與上述閩南人的習俗略有不同,以「四七」為女兒女婿七。五七為孫女孫女婿七,其餘頭七、三七、七七時會較為隆重為兒子媳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