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有不同宗教信仰時,該如何決定喪禮的宗教儀式? 阿香禮儀師的經驗談
- 2020-02-16
- 6263
喪禮這個問題是每個家庭在面對有不同宗教信仰時的棘手問題,在我們人性與靈性中,這一塊是最難也是最不可能在短時間取得認同彼此的一塊,現今治喪的時間大約在2個星期左右。
許多家庭因宗教信仰不同在平時就產生許多相互不順眼不認同的相處模式,當然也有相互尊重的家庭,但必竟各自有主的情況下,若在家庭中為親人辦喪事時,在宗教理念及做法上各有各的堅持時,難免會產生因否定宗教理念上的不愉快的感覺,有的還會產生很大的遺憾。
其實這篇文章並非尋求解決的辦法,因為宗教的議題原本就是人類一直無解的問題,每個宗教都有其靈性上對人死亡後的交待或處理方式,這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共同的價值觀並且互相理解與尊重,舉例說,家人的死亡一發生後,馬上就會面臨下一步,若是以一般的台灣民間信仰,可能要做的事可多了。
但在面對佛教徒與基督教徒的時候,那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做法,有時一發生全家人都在亂,又傷心難過的氣份中,又要注重各種不同宗教教義上的解釋與做法,真的沒幾個家庭做的到,尤其辦喪禮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單一人或是某些人的事,面對喪禮中所進行的宗教儀式中,若採用非你所認同的,我想你也一定很不是滋味,以下我提供一些辦法來給讀者自己解決。
1.參考逝者的信仰,逝者有時在臨終前有可能改信其它宗教,這也要全家人共同認同,有時還會來一個死不認帳的情況,這要能產生共識才能在發生後依照共識來進行。
2.依掌權人的信仰,一個家族中總有個發號司令的人,有些事其實是沒得商量的,這也是大多傳統家族中常遇到,若是這樣,也只能順其自然,在儀式中跟葬儀社講自己信仰上的規範,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場面發生。
3.依最多人數去決定,比如說家庭中大多數為基督教徒,只有少部份為佛道教徒,為了尊重多數,大致上會以人數多的為主,但這也非決對的,必竟家人與家族或是逝者宗教信仰這些不是民主投票的制度,這是華人世界中家庭的傳承與家族的文化所形成的方式,還是要考慮這個方式是否適合。
4.以一個大家可認同的宗教為主,但過程各自尊重各宗教所要的儀式,這也是種大家全來一起為逝者祝福的選項,大家都有,不特別尊誰避誰,讓家族在治喪時,都能盡自己的心力,用自己宗教來送親人一程。
以上是我給的一些建議方式,不一定是對的,但面對這種問題,要能先找出可合議的方法,才有解決之道,不過這些問題能提早些討論,讓一發生後就在彼此認同且尊重的情境下,圓滿完成。
生命禮儀大小事,歡迎詢問 阿香禮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