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自主權提高 儀式過度簡化 專家憂:生者恐無法排解悲傷
- 2019-04-10
- 1203
台灣近年來「殯葬自主權」意識提高,部分民眾崇尚簡單即可,甚至希望取消告別式,以減少處理身後事的家庭紛爭。但楊國柱強調,家奠、公奠是為「活人」而辦,是家屬修復悲傷情緒的管道之一,也就是給家屬一個「為他們做最後一件事」的機會,讓活著的人知道,做完這件事情就必須收起悲傷的心,他們有悲傷的權利。
「死亡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重獲新生的開始」,以人為本,正心善念,即是對生命最大的敬重,不分種族貧富,每位往生者都值得被尊重對待,積弊多年的殯葬業形象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化、企業化經營,如何讓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走得尊嚴體面,喪葬禮儀盡善盡美,也成為殯葬業者未來需持續思考、精進的方向。
這篇文章說的是現在人對殯葬的趨勢,但是也提到了所謂的「告別式」到底是為誰辦的問題,死者被生者尊重的同時,死者也不能剝奪生者難過的權利,因為所謂的「告別式」是辦給生者看的,如文章所說它是抒發悲傷的一個管道之一,也是生者對亡者死亡的認知與接受,所以我認為有時可以跟家裡的人討論生死議題之外,也可以討論生後事的事情,因為那些時候是最清醒的時候,也是可以與家人達到一個平衡點的時候。
來源: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