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紅包文化
- 2019-04-09
- 11398
早期只要遇到喪事的時候,喪家就會準備許多紅包給"來幫忙"的工作人員,主要是用紅包來給幫忙的人討個吉利,避免冲煞,也是感謝工作人員撥空來幫忙,給點小報酬,也讓來幫忙的人感覺喪家不失禮數,在協助時會更用心的把負責的事做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台灣喪禮特有的喪葬紅包文化。
現在的客戶知識水平都很高,以現在科學發達、知識進步,對於早期的怪力亂神的說法較不採信,紅包轉運、挑個吉利,避煞等說法也就漸漸的消失,這也是喪葬服務的觀念不斷的演進及進化。
現代的禮儀公司對於紅包文化很敏感,以前農業社會紅包是人情味與討吉利的象徵,但現代的喪禮,大多委託葬儀社全部包辦,講好價格後又再來加個包紅包,不免讓喪家感到被剝了兩層皮,所以禮儀公司也開始推行禁收紅包的政策,對喪家用喪葬費用明細來取代紅包支付的文化,把喪禮費用透明化。
殯葬大小事,歡迎詢問"阿香"禮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