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紙、壓墓紙
- 2019-04-02
- 2133
掛紙: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
掛紙之前,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
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掛紙」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掃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祭拜流程:
先稟告山神/后土/土地公,稟告內容可為~今天是民國某年某月某日,良日吉時,家人備有鮮花、素果、佳餚在山神/后土/土地公案前,恭請享用,感謝這一年來的守護,讓先人/祖先的安葬墳地一切平安,也希望在往後的數年,都能像今年一樣平安,再次感謝山神/后土/土地公。稟完三拜上香。
稟完山神/后土/土地公後,再向自己的祖先/先人進行祭拜,可向自己的先人/祖先稟告今年家族大事,例如嫁娶、榮昇、購屋、上榜等、、、,並向祖先/先人祈求保祐家族成員順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