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趨勢「冰葬」VS「火葬」
- 2019-03-21
- 2446
台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自民國90起政府開始大力推廣火化,本來80年時火化比例不到50%,依最新資料統計台灣106年火化比例已經高達96%以上,短短20年台灣民眾的喪葬觀念已有大大的改變。
隨著火化的普及,又衍伸出更多的環保自然葬法,包括:樹葬、花葬、海葬等等,隨著民眾環保意識高漲,骨灰骸處理的方式,已不再是只有放進納骨塔這個選項。
雖然火化解決了墓地不足的問題,也有許多人使用自然葬的方式,但是在燃燒的過程中還是會造成許多的二氧化碳與空氣汙染。近幾年瑞典的禮儀公司發明全新的環保葬法「冰葬」,整個過成落實真正的零污染。
先將遺體冰存於-18〫C,接著使用-196〫C的液態氮噴灑並浸泡遺體,達到急速冷凍、破壞組織的效果。由於冷凍後遺體會成結晶狀,結構相當脆弱,再經過震動之後遺體就會化粉末。這些冷凍的粉末會在乾燥的狀態下被收集起來,再經過儀器將其他的雜質過濾。
這些經過處理的骨灰,可以放在可降解的容器中,埋進土裡只需一年的時間,就會被自然環境所分解,成為樹木與土地的養份,一切回歸塵土。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落實綠色殯葬,並且減少地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