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受苦找良方 善用三個「少不了」
- 2019-03-19
- 1836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因慢性病或久病不癒的長者自殺比例隨之增加,已成為北市65歲以上老年族群的自殺三大主因之一。久病長者因為身體長時間受到疾病的傷害、折磨,且隨著疾病的進展,導致生活品質變差、經濟壓力沉重,進而造成身心適應不良,當這些累積的壓力無法宣洩時,容易引發強烈的情緒風暴,甚至產生自殺意念或行為。以臺北市為例,65歲以上老人106年自殺死亡率為20.5,近乎當年度自殺死亡率(11.8)的兩倍,長者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一直是重要的防治工作,呼籲家中有久病長者,應時時檢視以下「少不了」的必要資源:
1.心理支持少不了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對於社區久病及行動不便的自殺高風險長者,提供在地性的貼心關懷,結合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中崙心理諮商所及臺北馬偕醫院等專業民間團體,共同提供電話關懷及到宅訪視的關懷服務;此外,提供民眾24小時自殺防治及心理諮詢服務(0800-788-995安心專線)與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若民眾有感情、人際關係、生活、久病等壓力困擾,甚至引發自殺意念時,都可以利用專線來尋求協助。
2.長照服務少不了
當家中有長者需要長期照顧時,可撥打長照服務專線1966,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將派專業人員至家中協助評估長者適合的長照服務類型,例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居家護理、交通接送等;此外,建議長期照顧長者的民眾,也可以利用「喘息服務」,讓專業人員接手照顧家中的長者,使自己得以休息、釋放壓力,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
3.預立醫療自主少不了
為避免家中長者處於某些無法治癒、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病症,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來協助家中長者提早為自己做好規劃,讓專業團隊與家人一起討論共識,讓人生的最後一哩路,能夠不讓子女有負擔並且有尊嚴地告別。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