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找到 「葬」 相關的文章:共有 769 筆資料
-
放板/接板/接棺/磧棺 4601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39早期都以土葬為主,沒有移動式冰櫃所以往生後家屬即要為長輩選好棺木稱為[買壽板],選定棺木後會擇好日好時,由棺木店送至喪宅,延路若是遇過穚或是十字路口時,會放銀紙......
-
開魂路 5225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34早期往生後會請道僧誦經「開魂路」,開魂路功德通常是在人過往後三天內,為了讓往生者在陰間走的順利所開壇做的功德。 道僧會製作「魂旛仔」,白布上寫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時,並將「魂旛仔」掛在有葉竹枝。「魂旛仔」在喪禮中...
-
轉型中的喪禮(八) 1237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30時間有愈來愈短的趨勢,傳統的喪禮因為有許多儀軌要做,所以時間太短是做不起來,但是現在的喪禮,大多在10~20天左右,(基督天主教可以更短),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喪禮的內容就要縮減,又因場地的限制,每天的喪禮相關活動時間也大大
-
轉型中的喪禮(七) 1832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9......愈來愈盛行,甚至有人已逝世多年,他的一些朋友還不知情。 這種新時代文化的形成與保險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在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中,將喪葬費用納入保險體系中,如農保、勞保、公保等、、,商業型的保險更是多元,現代的保險觀念更是比農業時代更強,不但是保障,也是理財的工具,早期因收入不穩定,......
-
轉型中的喪禮(六) 1159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8台灣是多宗教的國家,有許多的家庭是不只一個宗教信仰,所以喪禮的儀式並非是單一的宗教樣態,愈來愈多人採取較為中性的宗教做法,也就是說不是只用宗教為喪禮主體做為治喪的選項,家屬會以尊重個人的宗教為前題,也就是採以包容與不相互衝突為
-
轉型中的喪禮(五) 1797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7從前辦喪禮時靈堂都會放在家中,靈堂的所在地就是治喪活動最主要的地點,但現今大多為高樓大廈及社區公寓,許多人又是小家庭,地方小,人員也少,設靈在家會有許多限制,就先說靈堂設完的後續該做的事,如拜飯早上要幾點拜下午要幾點拜,要拜
-
轉型中的喪禮(四) 920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6家祭是喪禮的個重頭戲,但當家庭結構開始產生變化時,遷動著喪禮的規模及進行內容,現在少子化,也就是說在人倫結構上現在的人不像早期農業社會中家庭人倫的完整,現在的人有許多人不知道舅舅是什麼人、叔公是誰的兄弟、姨婆是誰的媽媽等等..
-
轉型中的喪禮(三) 1666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5傳統社會中所展現在出的人情味是傳統禮儀的精華,人與人間平時的緊密互動是構成這種人情味的重要因素,為什麼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可以這樣,其實道理很簡單,在那個年代,一切都靠人工,沒人辦不了事,所以人是組成事的基本元素,可是現在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