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找到 「葬」 相關的文章:共有 769 筆資料
-
弔祭者 1192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31即送葬者。古代時候,親戚頭紮「白頭布」,朋友在腕紮白布會葬。今多以喪徽帶於胸前。葬列行至一小段,喪主則「謝步」婉謝其送行,並以面巾手帕等答謝。 &nbs......
-
靈柩 1825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29由孝男沿途哀號,跟隨其側。早期的土葬棺,通常為八人至十六人,亦有卅二人至六十四人舁,雇用工人或由宗親、結拜抬棺木。
-
紙轎、魂轎、魂身 2540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27...... 在現代,交通工具已不再用”轎子”,在思想上會對轎子的認同關連大大降低,大多數的家庭會直接省略此一儀式。有些殯葬業者開發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是因應時代變化,有紙飛機轎、紙轎車轎,這些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工具上做了一些連結,也增加喪家在喪禮用品上另外的選擇。 &......
-
像亭 1808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25......【香亭】是放置香爐的木製彩亭,而【像亭】則是放亡者遺像的木製彩亭,故稱【像亭】。91現代有些地方則簡化像亭,而將亡者遺像綁在火車前方保險桿上方,隨著送葬車隊前進,路人一看,便可知道亡者的長相。 【必看影片】
-
放生籠 988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22往時籠中放活龜活鳥,後則放鴿子或雞,至墓地放生之。
-
發引 1961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16弔祭後,喪葬行列開始起行,此稱曰「發引」。 早期都以土葬為主發引的儀式會較繁瑣,但現今大多為殯儀館內的火化葬法,大多簡化此......
-
絞棺 1040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14以麻繩緊緊綁起棺木(火葬則省略),目的在移柩時能讓棺木與大樑透過絞棺的麻繩結合,並牢牢的綁在一起,防止因移動棺柩時棺木脫落移位,並確保扛夫於扛棺時棺木的平衡,絞棺完畢後會將......
-
埋葬 1071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511早期的葬法都採用土葬的方式,近年來大部份多為火葬的方式,由擇日師擇定日時埋葬,最近這幾年政府提倡環保葬(花葬、樹葬、植葬、海葬….)。 【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