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找到 「殯」 相關的文章:共有 703 筆資料
-
告別殯葬舊時代,迎接殯葬E世代 997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55在早期傳統葬儀社,沒有所謂的治喪協調,大多數都是用口頭述說,家屬也無法得知這場告別式一場半下來需要花上多少的費用,在那個時代裡葬儀社說什麼,家屬就照著做甚麼,沒有什麼意見,因時代的慢慢變遷,科技越來越進步到現在已經會有所謂的諮商協調,家屬的
-
擱棺/停棺 1287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50......於大殮後,棺木店的人會在棺上油刷多次多層以防濕防漏,此稱「打桶」。以後又多在旬祭時,復作此種油刷。因以前打桶到告別式的日子較久所以會有此動作,現代因出殯的日子較短所以較少見。 生命禮儀大小事、歡迎詢問 阿香禮儀師 免費諮詢專線 (02)24......
-
開魂路 5219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34早期往生後會請道僧誦經「開魂路」,開魂路功德通常是在人過往後三天內,為了讓往生者在陰間走的順利所開壇做的功德。 道僧會製作「魂旛仔」,白布上寫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時,並將「魂旛仔」掛在有葉竹枝。「魂旛仔」在喪禮中...
-
轉型中的喪禮(八) 1235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30時間有愈來愈短的趨勢,傳統的喪禮因為有許多儀軌要做,所以時間太短是做不起來,但是現在的喪禮,大多在10~20天左右,(基督天主教可以更短),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喪禮的內容就要縮減,又因場地的限制,每天的喪禮相關活動時間也大大
-
轉型中的喪禮(七) 1830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9以前常聽見父母有所謂白帖的互助文化,現在的人為了不要往後的麻煩,很多人選擇將這種文化到此為止,所以喪禮中愈來愈多人不收白包,並且以不麻煩別人為主,一切從簡自已處理,也因這種不麻煩人的風氣愈來愈盛行,甚至有人已逝世多年,他的一些
-
轉型中的喪禮(六) 1156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8台灣是多宗教的國家,有許多的家庭是不只一個宗教信仰,所以喪禮的儀式並非是單一的宗教樣態,愈來愈多人採取較為中性的宗教做法,也就是說不是只用宗教為喪禮主體做為治喪的選項,家屬會以尊重個人的宗教為前題,也就是採以包容與不相互衝突為
-
轉型中的喪禮(五) 1794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7......,人在世兒媳盡力孝順父母,人逝世要怎樣才算盡孝?這可能不是誰說了就算,太過無理的傳統儀式若弄到大家都不開心會不會變的很不好?所以現在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在殯儀館,除了可以做個分水嶺外(陰陽兩隔),也可以讓喪禮的進行與家人心靈上取得另一種壓力的平衡,尤其是現代的女性大多有上班工作,平時壓力就很大了,更不想......
-
轉型中的喪禮(四) 916
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326家祭是喪禮的個重頭戲,但當家庭結構開始產生變化時,遷動著喪禮的規模及進行內容,現在少子化,也就是說在人倫結構上現在的人不像早期農業社會中家庭人倫的完整,現在的人有許多人不知道舅舅是什麼人、叔公是誰的兄弟、姨婆是誰的媽媽等等..